發布時間:2022-05-28 16:02 訪問人次:79
中國歷史文化五千年,吸引著眾多國內外的歷史愛好者。隨著人們對中國文化的不斷探究,越來越多的民間信仰和流傳故事被挖掘出來。這些民間信仰中,最直接的就是人們對神的崇拜。供奉神像慢慢地成為了民間的一種風俗,不同的地區、民族供奉著不同的神像雕塑,下面一起來看看,在我國民間,常見的神佛雕像都有哪些呢?
山神
我國民間常見的神像雕塑,首先要提到的就是財神像了。在我國民間,財神分為文財神和武財神。文財神一般形象有財帛星君、比干、范蠡、祿星、李詭祖等。文財神一般都是錦衣玉帶,冠冕朝靴,臉色白凈面帶笑容。但不同的文財神石雕像,其外在形象也不盡相同。如李詭祖財神像左手執“如意”,寓意一切隨心如意;右手執“聚寶盆”,盆上刻寫著“招財進寶”四字。民間都認為李詭祖這位財神爺神通廣大,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、源源不斷的金銀財寶。所以啊,李詭祖是當前漢族人民家庭中最流行供奉的一種財神雕像。比干之所以被人們視為財神是因其忠肝義膽,為人正直,不會偏袒任何一方,適合管理財富分配,故而人們也將其視為財神像進行供奉。范蠡自號陶朱公,是善于經營理財,樂善好施的富豪,被人們稱之為商圣,其財富最多時相當于現在的2300億元。
武財神
關帝圣君武財神
這些財神的人物故事有些是歷史上卻有其人其事,有些是人們進行美化加工后的結果,但是這一點也不影響人們對于財富、對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。盤點中國民間常見的神像雕塑。中國自古以來對文武雙全者夸贊有加,但也有崇文的,有尚武的,因而有文財神,就有武財神。武財神一是關帝圣君,二是趙公明。關帝圣君形象威武,義薄云天,在儒釋道三教廟宇及家宅中都很常見。趙公明一手拖元寶,一手持長鞭,主要在道教及家宅中出現頻率較高,又名“玄壇真君”。在實際社會活動中,最常見的還是關公石雕像了。
文財神
盤點中國民間常見的神像雕塑,一定得從中國的民情來說起。中國人民燒香拜佛一是信仰,二則是求吉祥平安。而談到吉祥平安,不得不提及福祿壽三星。這三位福神是特別受人們歡迎的,每逢過年一定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。福星高照、壽比南山、高官厚祿這些成語毫不表達出人們對于福祿壽的高度渴望啊。供奉福祿壽神像雕塑也是民間及道教宮殿比較常見的,人們通過供奉福祿壽三星祈求平安。
土地神
盤點中國民間常見的神像雕塑,還有一位天神不得不提及,他就是土地公公了,也叫土地神。大多數小朋友最喜歡土地公了,因為西游記了常能看到他的身影。慈祥、和藹又有點可愛,就像是自己的爺爺一樣,每次被孫悟空欺負了,也不急不惱。有土地公就有土地婆,現代民間許多小廟都會供奉他們的雕像。有些閩南人的家里案桌上也會供奉土地神以及其他神像雕塑。
土地爺
我國民間常見的神像雕塑除了上述的或道教神仙、或民間傳說的神像雕塑外,像灶王爺、天后媽祖、玉帝王母、龍王、送子觀音、廣澤尊王等等神像雕塑,也不難見到。這些神像雕塑,有些是陶瓷的,有些是木雕的,有些是銅雕的,還有些是樹脂雕塑的,而常見的室外神像雕塑就是石雕像了。
四面觀音石雕像
石雕神像擺放在室外不易受風吹雨打的損壞,能在較長一段時間內保持原貌不變。供奉參拜神佛雕像是一種宗教信仰,人們切不可將其當作是發家致富、祈求平安吉象地倚靠,理智信教。